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低渗砂岩储层为例
王哲麟, 师永民, 潘懋, 汪贺, 马子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1): 111-120.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116
摘要596)   HTML    PDF(pc) (35025KB)(319)    收藏
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问题,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 联合能谱(EDS)分析资料,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边缘矿物的形态、表面粗糙程度、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据此, 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半自由油岛、半自由油雾、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5个类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三维角点网格模型的现今地应力有限元模拟
刘钰洋, 刘诗琦, 潘懋, 雷征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4): 643-653.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20
摘要1385)   HTML    PDF(pc) (27508KB)(246)    收藏
设计并实现三维角点网格模型的现今地应力有限元模拟方法。利用角点网格, 建立储层三维精细模型。应用网格转换算法, 将网格转换为对应的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地应力场的分布。采用网格转换逆向方法, 将模型重新采样至对应的角点网格地质模型, 为后续数值模拟等流程提供数据支持, 从而保证流程的连续性和数据的一致性。通过X工区和Y工区两个油田实例数据, 模拟工区应力场分布。对比分析表明, 模拟值与实测值匹配性较好, 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井网加密区延长组长4+5特低渗储层沉积特征和储层物性分析
刘钰洋, 潘懋, 刘诗琦, 师永民, 董越, 张志强, 王梓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5): 1028-103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45
摘要666)   HTML    PDF(pc) (13844KB)(411)    收藏

以岩芯、薄片资料为基础, 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井网加密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 进而解剖储层砂体在纵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 长4+5储层主要为一套中?细粒长石砂岩, 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储集空间以中小孔径的粒间孔为主, 发育少量裂缝, 储层物性较差。储层砂体在平面上呈较均匀的条带状展布, 厚度在2~5 m之间; 沉积亚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 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水下分流浅滩和水下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在纵向上, 水下分流主河道及浅河道交替变化, 在各小层有规律的展布。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寻找白于山地区的油气富集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砂岩数字岩芯图像的渗透率模拟与粗化
刘钰洋, 潘懋, 张驰, 陈曦, 李兆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6): 1021-103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54
摘要974)   HTML11)    PDF(pc) (8252KB)(208)    收藏

运用闵可夫斯基泛函, 结合K-means聚类方法, 对应用CT扫描获得的砂岩数字岩芯图像进行岩石类型的精细划分, 将岩芯划分成为粗粒区、细粒区和过渡区, 进而获得岩芯的精细分层。基于砂岩数字岩芯图像, 应用岩芯驱替模拟变换法, 模拟在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岩芯中湿相与非湿相的分布状况。应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 对岩芯各个小层进行渗透率的计算模拟, 并采用直接加权平均、回归各岩石类型孔-渗关系曲线以及去除薄层后回归各岩石类型孔-渗关系曲线3种方法, 完成对岩芯渗透率参数的粗化, 获得粗化后的渗透率参数和孔-渗关系曲线方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安塞致密砂岩油藏单砂体刻画与压裂改造
朱丹妮, 潘懋, 党永潮, 朱志平, 刘培刚, 师永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3): 457-466.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17
摘要922)   HTML    PDF(pc) (1530KB)(984)    收藏

安塞油田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 油井含水量升高, 油层有效动用不均, 整体压裂易出现水窜、水淹现象, 已不适应油田现今的生产状况。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对油水井单砂体进行细分和对比, 建立岩体力学模型和三维应力场分布模型, 结合现场压裂施工参数, 开展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安塞油田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油藏侧向复合砂体内部单砂体间泥质、钙质物性夹层发育, 形成的应力夹层对压裂裂缝的展布有较好的封隔作用, 即使压裂施工过程中隔夹层产生裂缝, 但随着泵压的降低, 张开的裂缝会随之闭合, 支撑剂并没有进入隔夹层中产生有效裂缝, 油层单砂体间有效动用不均, 60%的层有效动用程度较低。由此提出针对小层内动用程度不高的11 口井的单砂体补孔、重复压裂、堵水、隔采等措施, 经过现场实施, 增产效果明显, 平均日增油1.2 t 以上, 最终形成多期河道叠加致密砂岩单砂体细分与压裂改造的技术方法体系, 对今后类似油藏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基于证据权模型的宁芜盆地中段玢岩铁矿资源预测
赵增玉;陈火根;潘懋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5): 863-870.  
摘要617)      PDF(pc) (1928KB)(24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三维复杂断层网建模方法及应用
李兆亮,潘懋,杨洋,曹凯,吴耕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1035)      PDF(pc) (3411KB)(662)    收藏
针对复杂断层网, 提出一种新的路径切割算法, 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断层相交情况, 如Y型、λ型、X型、半Y型、半λ型等削截关系; 避免了Pillar方法和二叉树等传统方法的限制, 提高了断层建模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该方法提高了断面之间接触关系的半自动处理程度, 方便断层网的快速更新。通过实际模型的验证, 解决了复杂断层网的快速构建问题, 提高了建模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油气运移路径及充注特征
范俊佳,潘懋,周海民,柳少波,卓勤功,郑永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08)      PDF(pc) (2065KB)(483)    收藏
在流体包裹体观测、测井曲线及依南2气藏综合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定量荧光技术分析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26块砂岩样品的荧光光谱特征, 揭示该气藏油气运移路径及油气充注特征。 研究表明, 依南2气藏经历了早期原油充注、原油泄漏与晚期天然气充注过程。由储层砂岩样品的QGF定量荧光光谱响应与烃类包裹体分析, 推测依南2气藏早期油源来自深部三叠系泥岩层与侏罗系煤层, 通过垂直向上运移, 古油藏经历构造破坏, 发生泄漏, 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古油藏。QGF-E荧光光谱响应表明, 天然气运移路径亦为垂直向上运移, 依南2气藏储层4750 m以下可能为大面积含气区。TSF荧光指纹图揭示, 依南2气藏具有混源特征, 气源由侏罗系煤层和三叠系湖相泥岩烃源岩共同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面向大数据量地学模型的三角网格简化算法实现
刘义勤,潘懋,杨绪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58)      PDF(pc) (4621KB)(498)    收藏
为满足大数据量地学模型可视化的功能需求, 实现一种基于拓扑规则和地学规则双重约束的三角网格简化和还原算法, 以支持层次细节模型(level of detail, LOD)功能。介绍了实现算法所需的多分辨率数据结构。利用三维地学模型内含的拓扑关系, 结合地学规则, 约束三角网格中边的可折叠性。通过对可折叠的边进行折叠和展开来实现网格的简化与还原。测试结果表明, 算法对三角网格的处理效果良好, 运行效率较高, 能够支持LOD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地下工程施工引起三维变形预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田甜,潘懋,韩煊,丛威青,张芳,张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481)      PDF(pc) (1553KB)(299)    收藏
基于“三维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开发了“地下工程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和建筑物变形三维预测系统”。系统中采用经验法对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层以及建筑物的变形进行预测, 采用三维规则格网模型以及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来表达三维的变形场, 并采用自适应三角网加密算法对不规则三角网进行加密, 以满足在不增加数据量的前提条件下对变形场提供高精度的刻画, 从而满足了大范围区域建模分析的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基于Kriging方法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三维模拟及分析
乔金海,潘懋,金毅,赵增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61)      PDF(pc) (1844KB)(415)    收藏
简要介绍了Kriging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变异函数的模拟, 并从三维结构模型的体元离散、实验数据搜集与探究、空间变异结构分析以及插值方法应用等方面详细阐述承载力三维实体建模的基本思路。提出以三维地质实体建模技术同Kriging方法相结合的策略分析并模拟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刻画和表达。以北京某区域为例, 利用该区887个实验样品数据, 采用Kriging插值与三维实体模型结合的方法, 构建了研究区承载力三维实体模型, 并将模拟结果与传统二维Kriging方法建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Kriging插值与三维实体模型结合的方法不但精度高, 而且直观、准确的三维可视化表现方式为专家的决策提供了便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塔北哈拉哈塘流纹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 年代学: 对塔里木溢流玄武岩主期喷发时代的约束
上官时迈, 田伟,李献华, 关平, 潘懋, 陈咪咪, 潘文庆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42)      收藏
塔里木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存在流纹岩覆盖于玄武岩之上的迭置关系。对上层流纹岩采用SIMS锆石U-Pb 法精确测定其年龄为 287.3 ±2.0 Ma。该年龄限定该区玄武岩的喷发时代不晚于 287 Ma,证明塔里木溢流玄武岩的主喷发期应不晚于 287 Ma,而非前人提出的大约 275 M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三维地学建模技术与Kriging 方法在固体矿产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马?, 潘懋, 金毅, 姚凌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21)      收藏
结合Kriging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应用,介绍了运用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生成矿体的三维品位模型的原理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其基本流程为:根据实际地质勘探数据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在实体 tin 模型内部应用块模型方法进行划分,建立矿体块体模型; 利用 Kriging 方法进行插值, 生成矿体的品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储量计算。以某铜矿为例,对储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面向三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相交分析方法的实现与应用
刘义勤,潘懋,彭博,李云,宣文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59)      收藏
提出一种应用于三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体相交分析。该方法先后输入两个体数据集, 经过分析计算, 输出一个关系集合, 集合中的每一条关系代表第一个输入数据集 中的一个体对象与第二个输入数据集中的一个或多个体对象之间存在的相交关系。基于 OO3D 数据模型, 实现了一种稳定、快速 的体相交分析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一个三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项目(TG-U-3D) 之中。在该项目中, 体相交分析用于辅助检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的用地冲突, 以及查询某一城市设施所位于或者穿越的地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于GIS的辽宁省岫岩县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
潘?,丛威青,潘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42)      收藏
利用GIS技术, 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 针对泥石流灾害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应用确定因子法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进行研究。基于岫岩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借助 GIS 的数字化、空间分析等功能, 获得泥石流灾害点分布图及其影响因子图, 进而利用叠置分析获得按均一条件单元划分的研究区图。根据确定因子法计算每一数据类对应的 CF 值, 然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建立岫岩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利用该模型进行危险性分析, 得到岫岩县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图。经过灾害点数据 的效果检验, 证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泥石流灾害区域危险性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二值证据权(Wofe)模型岩溶塌陷区划研究
赵增玉,潘懋,梁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59)      收藏
介绍了证据权模型及 GIS 应用原理, 并引入到岩溶塌陷危险性区划中。在杭州西湖周边岩溶塌陷危险性分析中, 将研究区划分为 10 m ×10 m 的网格单元, 并提取地层、构造等证据图层, 分析各证据与岩溶塌陷发生的空间相关性, 计算各证据对塌陷发生的对比值, 剔除显著性水平不满足要求的证据, 并且确定了对具有分级特征的证据进行二值化时的切值, 进而选取了地层单元、孤峰组-栖霞组地层界线、黄龙组-老虎洞组地层界线、距 EW-NW 向构造线的距离、距 NE 向构造线的距离等5个证据, 求得每个单元网格的后验概率, 并计算塌陷点已知与预测的个数之比为 0. 864, 认为符合条件独立性检验, 最后的应用表明, 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岩溶塌陷区划问题的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一种稳健变差函数计算方法
金毅,潘懋,姚凌青,马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37)      收藏
稳健变差函数是克里金进行有效预测的根本保证, 而现有的计算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稳健性差、算法复杂、普适性差。为此, 提出了一种以中值滤波方法为基础, 兼顾邻域间相关性的高稳健、简单的变差函数计算方法。对新方法和现有方法的稳健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 使用存在特异值的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新方法不但具有高稳健性, 还具有普适性强且实现简单的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安庆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丛威青,潘懋,吕才玉,王建青,李长庆,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49)      收藏
阐述了所构建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安庆铜矿勘查实例对其加以应用。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维结构建模、三维属性建模和三维地质可视化等子系统。基于建模系统功能,利用安庆铜矿实际勘查数据,获得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经三维分析认为,该地区铜铁矿向东偏南方向延伸的趋势揭示了较好的找矿方向,进而表明该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提升矿产勘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三维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应用
丛威青,陈雷,潘懋,孙志东,赵桂卿,张芳,田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41)      收藏
开发了一整套三维工程勘察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二维工程辅助建模子系统和三维工程建模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实现了地下地质体边界、地质体内部属性、工程体构筑物等模型的快速、灵活三维构建,并为模拟分析计算留有充分的数据转换接口。实践证明该系统在工程勘察高效化、直观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明镜,潘懋,屈红刚,刘学清,郭高轩,吴自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4)      收藏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地质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对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决策,首次建立了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由于原始资料精度的差别,将新生界模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构建:第四系建模采用基于网状含拓扑剖面的三维地质多体建模方法,利用拉伸策略改进了对多值问题的处理局限;新近系和古近系建模采用DEM垂向叠加的方法。模型的建立深化了地质研究者对北京市新生界地质情况的认识,为提高北京市的地下水开发效率、合理规划北京市的工程部署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基于交叉折剖面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研究
屈红刚,潘懋,明镜,吴自兴,孙志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73)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折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自动构建方法,重点解决模型构建中“高精度”和“快速”的难题。该方法扩大了建模可利用的数据源,提高了建模的自动化程度,构建的模型质量得以提高。基于该方法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并成功应用到北京市奥运场区的工程建设层三维地质建模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建立实际三维地质模型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王延欣,侯贵廷,李江海,潘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24)      收藏
根据油田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分析,建立了新近纪末塔北隆起中西部平面与剖面地质模型,通过线弹性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得出该地区应力场模拟结果。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区域性南北向挤压应力控制了整个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的构造应力场;研究区内牙哈断裂、轮台断裂、红旗断裂、英买7断裂在新近纪末为压扭性断裂,并具有左行走滑分量,喀拉玉尔滚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羊塔克断裂为纯压性逆冲构造;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受主干断裂影响形成的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了局部次级构造类型的产生;从剖面应力场模拟结果来看,最大主应力方向在中央断隆区由水平变为倾斜,垂向应力分量变大,是导致压拱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基于COMPOSITE设计模式与XML实现变差函数模型的一致表达与存储
姚凌青,潘懋,王占刚,屈红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468)      收藏
采用COMPOSITE设计模式表达复合变差函数的内存模型,为各种类型的变差函数模型实现了统一的访问接口,显著提高了核心代码的重用程度及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同时利用XML实现了变差函数模型的序列化和动态导入,不仅可以方便地记录模型信息,还可以清晰地展现模型的内部结构,为模型的评价分析、模型的对比选择以及相似地质背景下的复用提供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
屈红刚,潘懋,吕晓俭,刘学清,张永波,于春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91)      收藏
分析了城市地质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及主要功能、数据分析及处理流程;分析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在北京市的应用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动力学预警方法研究
丛威青,李铁锋,潘懋,庄莉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95)      收藏
结合无限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与Iverson瞬时降雨入渗理论,分析建立起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的预警模型,并以我国南方典型地区为例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动态预测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从而为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研究提供了一条更为精确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面向真三维地学建模的海量虚拟八叉树模型研究
吕广宪,潘懋,吴焕萍,丛威青,吴自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17)      收藏
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是真三维地学属性建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指针八叉树、线形八叉树及其变种模型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存储空间大、处理效率低。作者提出一种多级线性结构、无指针/无位置码的海量虚拟八叉树模型,采用基于规则分块的多级压缩机制实现了海量属性数据的高效压缩和组织,采用基于快速Morton码分解和数组访问的多级索引方式实现了属性数据的高效查询。新模型在内存和外存中具有统一的压缩原理、索引结构和查询机制,以数据块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交换,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应用实例表明,新模型能够有效处理海量属性数据,对于大范围、高精度的真三维地学属性建模及其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保持拓扑一致性的等高线化简算法研究
张传明,潘懋,吴焕萍,徐绘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76)      收藏
等高线的化简是地图综合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拓扑一致性的维持是化简的难点,应用常规的Douglas-Peucker算法可能引发相交和自相交。引入了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和自适应单调链的等高线拆分算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对拆分后的子曲线化简将不会产生拓扑异化。在实验中,该算法能将数据量压缩至10%,并依然未产生相交和自相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王晓朋,潘懋,任群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48)      收藏
泥石流是爆发在山区小流域内的特殊地质灾害,流域地貌条件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着泥石流的发生和规模,因此,可以根据流域地貌的发育阶段判断泥石流的危险性。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是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法与信息熵原理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方法。作者探讨了利用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选取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的21条流域作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泥石流的发育程度,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基于多期SPOT-5影像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李铁锋,徐岳仁,潘懋,丛威青,温铭生,连建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74)      收藏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比分析,提取滑坡点信息,最终共解译出滑坡点2186个。选取300个解译的灾害点进行了野外验证,野外验证的准确率达92%。研究表明,SPOT-5融合影像在中小型滑坡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不确定性推理及其在斜坡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丛威青,潘懋,李铁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03)      收藏
通过对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尤其是概率推理方法的研究,将其引入到斜坡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之中。在对不确定因子法、主观贝叶斯法、贝叶斯网络法和影响图法等4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进行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其在斜坡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思路,并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进行了试验,进而总结形成了一套基于不确定性推理开展斜坡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方法体系,实现了对传统区划方法的改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